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吉祥寺赏牡丹

(10人评分) 7.6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评分: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译文与注释

写翻译 写翻译

注释:
①簪花:在头上插花、戴花。羞:难为情。
②扶:搀扶。珠帘:珍珠缀成的帘子。半上钩:帘子全部卷起来。

译文: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上一朵鲜艳的牡丹花自己并不感到难为情。牡丹花因为被插在老人头上而感到难为情。
赏花饮酒,沉醉归来,引得路人哄笑。十里长街,珠帘上卷,百姓们争看这位放荡不羁、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太守。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赏析

  此诗即是当时记实之作,表现了观赏牡丹的热烈场面和诗人簪花的情趣。   第一、二两句是写诗人簪花之趣。虽说当时礼俗士大夫集会时可以簪花,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结队走在街市上,终觉有些不好意思。为了突出这种心态,作者掀起一道波澜,“花应羞上老人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
诗文标签:
相关诗文推荐: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