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火山云歌送別》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也是诗人岑参的名篇之一。唐代疆域辽阔,因此边塞的烽烟不断,很多文人都怀抱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辞辛苦,远历边陲,如诗人陈子昂、王昌龄、李颀、王唯、高适、王翰等。他们都到达过边塞,都体验过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边塞诗也因此崛起于唐代的诗坛。这首诗的作者岑参也是这样一位诗人,他曾两次出塞,前后共六年。他在诗中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看他的雄心壮志。他一生创作最光荣的时期也是边塞生活时期,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是唐代最杰出的边塞诗人。
如大家熟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开头两句点明送别地点、时间,本是平稳的叙述,但“突兀”二字使气势振作。三四句以“满”、“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等词语写出了火山云广大的笼罩范围,炎热可怕的威势,这四句以极其壮阔的意境引起全诗。五六句是说清晨火云刚刚被风吹开,傍晚就又随雨一起聚回山间,对比手法的应运,展现了火山云朝开暮合、追风随雨、变幻万千的奇异景象。七八句视线由上转下,写出火山云笼罩边塞的磅礴气势,铁关的树木,交河的戍所都被火山云所缠绕、所掩映。诗的前八句对火山云作了纵情的歌唱,波及的领域,上有天上炎炎逼人的火云,下有地上忽隐忽现的戍所。景象奇异壮丽,境界又极为辽远壮阔。
诗的最后两句写送别,友人已经远去,诗人还在伫立远望着眼前向东悠悠飘去的一朵孤零零的火山云。这首诗的结尾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尾“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同工之妙,惜别的情怀、别后的怅惘,便通过眼前景的描绘含蓄的表现出来。沈义府《乐府指迷》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岑参的这两首诗都是以景结情,含蓄委婉,令人回味无穷。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在这首诗中,既没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百花残”的无奈,也没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哀怨,而是满怀豪情地把火山云描绘得气势磅礴而又奇异壮丽,为最后正面写送别提供背景,气概豪放、格调雄健,无怪乎人称“雄奇瑰丽”的边塞诗。
岑参所处的时期是盛唐,这一时期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言人,正如后人所说的:“盛唐诗人的诗作表现了国力的强盛,富于浪漫气息,呈现出盛唐恢弘的气象,而集中反映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的,是这些诗人所作的边塞诗。”作为盛唐的骄子,岑参的边塞诗极好地体现了盛唐强盛的风貌,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27)没用(5)
分享
<< 返回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