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春水》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春水①

杜甫

三月桃花浪②,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③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注】①此系杜甫安史之乱客居成都时作。②桃花浪:桃花汛。③连筒:用竹筒汲水的水车。

1.此诗写景状物运用了什么突出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2.首句“三月桃花浪”中“浪”能不能用“汛”替换?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答案及解析:

1.动静结合,互相衬托。汛期水位达到江岸旧痕迹,水线吞没江岸沙滩,水色青碧得可撼动岸边的人家,都是静景描写;人在岸上接线抛饵垂钓,水车转动着灌溉小园,野鸟在江面上争浴喧闹,都是动景描写;动静互为映衬,画面更显灵动。

2.不能。理由:①“浪”能让人联想到阳春三月桃花烂熳;②“浪”能表现江水的浩大气势;③“浪”能隐指春水色调的浪漫;④“浪”能寄托诗人赏景时闲适的情怀。“汛”没有这些效果。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14)没用(10)
分享
<< 返回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