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商山早行》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①铎:马铃。②杜陵:长安城南,代指作者故乡长安。

14.颔联历来为人传诵,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15.“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叠加的方式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连缀起来,形象饱满,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既见“早行”特点,又充分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早行”之景如在目前。   

15.“凫雁满回塘”是虚写梦中的故乡杜陵,春回水暖,凫雁自得其乐;此景恰与眼前“早行”的寒凉、凄冷之景形成对比,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借此景反衬出漂泊之人落寞的思乡之愁。

1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颔联历来为人传诵,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颔联的内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这两句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点睛: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解释该句的含义,理解诗句的表层含义,注意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句放入原诗描述的景象或情状中,体会该句的妙处,同时要指出该句运用的表现手法(衬托、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分析该句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或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比如本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联借助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同时这些景物又可以切分为十个名词,各个名词又是一个景,且景中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非常巧妙。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凫雁满回塘‘一句有何作用”。从“因思杜陵梦”一句可知,“凫雁满回塘”,这是想象故乡杜陵的景象,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30)没用(8)
分享
<< 返回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