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送魏大从军》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了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即山西大同。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3.下列对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委婉地批评魏大从戎的失当。

C.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D.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E.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14.诗歌尾联运用汉将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及解析:

13.BD   

14.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能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心忧边事,欲效力疆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13.试题分析:B“委婉地批评魏大从戎的失当”分析有误。应是典故活用,变“和戎”为“从戎”,既表明了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暗示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正义之举。D“字里行间……担忧之情”的理解有误。应是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蕴含着诗人对魏大的勉励之情这种选择题型考查的点多,或品味字词句所深藏的情思,或理解诗歌内容,或分析意象形象,或分析表达特色等。答题时不能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4.试题分析:题目问诗歌尾联运用汉将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此题要抓住刻石记功的典故,结合注释可知典故是指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再通过“勿使”“惟留汉将功”等词句,可知表达了诗人对魏大能像窦宪一样为国建功立业的殷切希望,也是对他效法前人,为朝廷出力的勉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忧边事,欲效力疆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尾联中的“勿使”“惟留”带有的情感色彩的词来分析,同时相关典故的作用。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23)没用(2)
分享
<< 返回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