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桃花》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桃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因其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宋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14.下列对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5.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B   

15.第一问:运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抓住桃花红艳、芬芳的特点进行描写。

第二问:以乐景衬哀情,为诗人的情感表达作铺垫。一、二两联着力表现桃花的红艳、芬芳,与后两联桃花无人欣赏、迟疑怅望、风雨时至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为作者以桃花自喻,抒写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做铺垫。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是“下列对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答题关键词“正确”,选项中,A项‚用拟人手法的分析不正确,“漠漠香”写桃花散发的香气,“暖”是桃花给人的触觉,并没有把桃花拟人化。D项分析强加因果。本联前一句写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后一写有时下雨后更让人感觉凄凉,注意“有时”二字,游人寥寥并不是因为风雨,所以是强加因果。E项分析无中生有诗歌末句是感伤自身,从诗歌前两联来看,桃花东风中开得正艳,可惜无人欣赏,东风并没有摧残桃花。故选BC。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原诗对每个选项中的词语赏析进行比较判断。如A项‚“漠漠香”写桃花散发的香气,“暖”是桃花给人的触觉,并没有把桃花拟人化。D本联前一句写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后一写有时下雨后更让人感觉凄凉,注意“有时”二字,游人寥寥并不是因为风雨,所以是强加因果。E诗歌末句是感伤自身,从诗歌前两联来看,桃花东风中开得正艳,可惜无人欣赏,东风并没有摧残桃花。所以本项分析属于无中生有。

15.试题分析:本题题干是“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以及把握情感能力。解答时要从分析手法入手,概括出景物特征,并从中体悟作者蕴含的情感,从而分析出其作用。解答时要注意写景运用的手法,前两联有直接有间接,写“梅”“柳”为对比反衬,写“文君”“宋玉”为虚写,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这两联突出了桃花的香、艳、美。回答第二问要结合律诗前四句和后四句之间的关联,一般而言,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本诗写景为乐景,抒情为哀情,可扣住“怅望”“断肠”来思考,答题时把这些组织进去。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28)没用(9)
分享
<< 返回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