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雨后池上》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4.这首是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15.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及解析:

1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诗人用“明镜”来喻池塘,以“磨”字来拟写池塘波平如镜的情状。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15.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14.试题分析:题干问“这首诗是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

1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要突出“静”与“动”,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平”字。第二句“淡磨明镜照檐楹”,以“淡磨”、“明镜”,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来了至于“照”,则是在静中求动的点睛之墨,它使池上的安详平静中暗含了动意三四两句,描绘的是一时平静之后的动景“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点睛:作答这类题目,要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27)没用(2)
分享
<< 返回

一雨池塘水面平,澹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