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暮步至江上》阅读及答案

作者:佚名

暮步至江上

吕本中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注】①本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

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大台空江自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

B.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

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

D.第四句写潮湿的水气随江面潮水而来,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含蓄蕴藉。

15.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及解析:

14.D   

15.颈联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遗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动。诗人只能与山对饮,说明身边并无友人可供倾诉,未尽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永远无法实现。此联连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党争给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寂寞萧索的愁绪,委婉深沉。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中“乐情”一说错,从诗中来看,这首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结合诗歌的背景以及首联中的“客事”“春愁”等可以看出,诗中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故应是“哀情”,即“寓哀情于哀景之中”。故选D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句中所写的景以及景物的特点,明确诗句中的技巧,最后分析写景的效果和抒情的效果。“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似”和“如”把“山”和“遗恨”比喻成“故人”“花”,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这两句诗意思是说“山像老朋友,自己只能与山对饮,未尽的心愿像花一样不能重开,无法实现”,前一句把山想象成老朋友,这说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身边无人可以倾诉情感,只能与山对饮,后一句说自己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说明心愿的无法实现,再结合诗歌的注释可知,是党争给诗人的内心带来影响,让诗人蒙在寂寞萧索的愁绪之中。两个比喻的使用让内容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点睛】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22)没用(7)
分享
<< 返回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