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雨后丹凤门登眺‌》赏析二

作者:佚名

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八月,元好问应召入朝,任尚书省掾,全家也随同迁居汴京。这时,战争形势日益恶化,蒙古军三路齐发,右翼直指金朝都城汴京。第二年正月,金兵在钧州(今河南禹州)三峰山全军溃败,蒙古大军趁势长驱直入,于三月包围了汴京。四月,金哀宗遣使求和,这才得以解围。

蒙古退兵后,人趁雨后天晴,登上汴京宫城的北门丹凤门眺望四处,只见战乱过后,满目疮痍。诗人想到国家将亡的命运,想到围城期间三女阿秀的病夭,国恨家愁一齐涌来,心中不由得哀痛欲绝,挥笔写下了这首“沉痛入骨”(吴汝纶语)的丧乱诗。诗中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蒙古军的凶残,抒发了亡国在即的悲哀,写来苍凉沉郁,可与杜甫的丧乱诗媲美。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绛阙:指皇帝的宫殿。金明:金明池。汴京顺天门外有金明池,周约九里,是皇帝进行竞渡之戏和教习车驾的地方。围城蒙军刚刚退走,诗人为了消散满胸郁结,于一个雨霁天晴日,至丹凤门登眺。然而诗人胸中郁结并未随雨后乌云廓散、景朗天开而减少。当诗人看到金明池畔被傍晚寒风吹得左摆右回的高树,处于一片萧瑟凋零之中,心头涌起亡国之痛,所眺之物亦染上悲哀的色彩:昔日的盛世一去不返,国家也如萧瑟的高树,摇摇欲衰。

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群秋更哀――长虹下饮,既是描写雨后虹霓垂拱天际的景色,又是用来象征蒙古军的肆虐中原。古人认为虹霓是一种不祥的两头怪物,常探头到溪涧中饮水。因此,诗中借雨后长虹,喻蒙古军长驱南下,势欲并吞中原。诗人本已悲戚愁惨,哀恸万分,而此时,恰有一群大雁南飞,凄厉的叫声,更增添了秋天肃杀之气。老雁:传说雁群中的领头雁,都是失去配偶的孤雁,因孤苦伶仃,再加知前途艰险,故其叫声分外凄厉。诗人上一年老妻病故,这一年幼女夭亡,国家前途又如此,故于老雁的叫声尤感揪心。同时也以秋雁哀鸣喻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奔走呼号。此与杜牧《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意境相似。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劫火:佛教认为,世界末日时,就会有大水大风大火之灾,把一切毁灭,称为“劫”。劫火,据《高僧传》载,汉武帝开凿昆明池,得黑灰。僧竺法兰解释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其灰也。”神嵩:即中岳嵩山。《新唐书?礼志》:“则天改嵩山为神岳。”诗人由金明池联想到昆明池,又由昆明池之黑灰联想到刚停下的暴雨及暂时平息了的战乱,幻想劫火终会熄灭的,并幻想嵩山飞来护卫地处平原,四无屏障的汴京。但幻想终归不等于现实,诗人只有无望地叹息

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穷途:《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吹台:在汴京(开封市)东南,即今禹王台。相传为春秋时音乐家师旷奏乐之台。阮籍《咏怀诗》第三十一首有“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之句,悲叹魏亡。诗人在此化用阮籍诗意,有感于国之将亡,发出了穷途欲哭无泪,莫望吹台的深痛感慨

此诗善用象征手法,如以“长虹”喻元蒙军,以“海欲竭”喻国将亡,以“老雁”自喻,以“神嵩”幻想救兵等。诗歌头一句写“霁景开”,末尾写“傍残阳”,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前后呼应。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
您认为本页内容:有用(31)没用(5)
分享
<< 返回

绛阙遥天霁景开,金明高树晚风回。长虹下饮海欲竭,老雁叫云秋更哀。

劫火有时归变灭,神嵩何计得飞来。穷途自觉无多泪,莫傍残阳望吹台。


古诗分类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