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游赏心亭

(12人评分) 7.67

朝代:宋代

作者:王珪

原文: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评分: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译文与注释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注释:

1.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建。

2.六朝遗迹:指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帝王都。

3.玉树悲歌:指《玉树后庭花》乐曲。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制此艳曲,日夜与宠姬酣歌畅饮。兵临城下,仍歌舞不辍终国破被俘。此句承唐杜牧《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黄旗王气昏:言陈王朝气数已尽。

5.芳樽(zūn):亦作“芳尊”或“芳罇”,指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赏析

该诗前两联,描述登赏心亭所见,侧重在写景建康是东昊、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旧都,遍地古迹名胜,城郭北濒大江,滚滚波涛,东流入海无论从历史地位还是从地理形势角度看,都非同寻常。故诗的首联,作者从宏观着眼下笔,抓住了这座名城的历史和地理特征。“此空存”,一个空”字,多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

创作背景

赏心亭为古南京名胜之一,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文人多有题咏。此诗即王珪登赏心亭所作,写其游览时所观、所思、所感。《诗林万选》题为《再登赏心亭》,《华阳集》(丛书集成本)卷三题作《游赏心亭》。...

阅读及答案

14.DE   15.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可分析“空”“压”“来”“入”等的炼字之妙)②统治者不以前车...

阅读及答案

15.D   16.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

阅读及答案

14.DE   15.情感: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手法:①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

阅读及答案

17.DE   18.情感: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手法:①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

作者介绍

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
诗文标签:
相关诗文推荐: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