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网

首页 诗文 作者 名句 成语 典籍 小说 赏析 我的 手机版

吁嗟篇

(9人评分) 7.33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原文:

吁嗟此转蓬。
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
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
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
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
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
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
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
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
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
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
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
愿与根荄连。

评分: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译文与注释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
永远地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
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
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
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头,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
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
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
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
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颠。
尝尽了人生流离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
我愿做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播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
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株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

注释:
①“吁嗟”两句:以秋天的蓬草离去本根,随风飘荡,比喻曹植的屡次迁徙封邑。
②夙夜:从早晨到夜晚。
③陌:田间东西的通道。阡:田间南北的通道。
④卒:与“猝”相通,突然。回风:旋风。
⑤飙:从上而下的狂风。中田:即田中。
⑥八泽:指八薮,八个地名。五山:指五岳。
⑦中林草:指林中草。株荄:指草的根株。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赏析

  《吁嗟篇》乃曹植拟乐府旧题《苦寒行》之作,取句首“吁嗟”二字命篇,实际上是一首歌咏“转蓬”的咏物诗。“转蓬”属菊科植物,秋日花朵干枯,“遇风辄拔而旋(转)”(《埤雅》),与人们离乡漂泊的景况很相像,因此常被诗人所歌咏。曹操《却东西门行》...

作者介绍

曹植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诗文标签:
相关诗文推荐:
友情链接: 文件信息大全
© 2015~2021 古文学网 | 免责声明 | 意见箱 | 纠错 | 申请收录 | 邮件:[email protected] | 粤ICP备15004348号